联系电话:0394-8392308 13839416880 15638069189
原创: 林广军 刑辩林广军 7月25日
前言
今天终于完成了《终极阅卷技巧》分享的课程,感谢青狮营平台与镐赞律师给予的这次机会,也感谢前来给予捧场的十几位律师,虽然分享的课程瑕疵多多,但总归是我一片心血的结晶。
今天的文章其实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写好了,鉴于分享课程一直没有举行,所以文章一直没有推送。
晚上分享过后,终于可以推送了,也算是了却了我的一桩心事。同时今晚过后,我的公众号再无阅卷技巧的文章。
以下就是当初发现新阅卷方法之时所撰写的文章。
引子
本文有点点长,但我绝对相信,你看完本文后会有极大的收获,无论你是不是一位律师。如果你是一位青狮营的战友,收获就更大了。
最近有幸受到深圳一位受我极度崇拜(精神领袖)的律师大佬邀请一起合作一宗刑案的业务。
为了对得起这份信任,也为了证明自己在承办刑案业务方面的能力。近几天全力以赴、如宗教狂热般沉浸在阅卷喜悦工作之中。
对,我用的是喜悦这个词眼。阅卷,对我而言就是一剂非常强有力的兴奋剂。
只要一接触刑案我就会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就如同与一位美丽的少女恋爱一般,我爱死这种刑事阅卷工作了。
相爱之后,除了心情愉悦之外,往往还会带来更高的回报,或者可以说一定会有回报,无非回报高低而已。
基本回报则有两点:一则,能够充分的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辩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则,如果阅卷的方法得当,还能够提升了自己阅卷的效率。
这一次受邀合作办案,依然没有例外,但这一次阅卷工作带给我的回报似乎还非常非常特别。
通过这一次的阅卷工作,我好像发现了一种在我目力所及之处不存在的全新阅卷方法。
原本我想用发明这个词,但此种表述好像太过狂妄,认真思考之下,觉得取“发现”这个词更为低调一点。
但无论如何,这一套非常非常高效的阅卷方法。
可以这样说,在我所认识的律师群体中,我尚未发现有人已经在使用这个方法了。
作为一个非常乐于分享的我来说,并不想藏着掖着。我也不认为这种阅卷方法属于什么商业秘密之类的东东。
因此,如果能够将这一套高效的阅卷方法传递给更多人知道,对我而言就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特别是分享给律师行业的同行,并期望在他们使用了我的这一套阅卷方法之后,能够在平时的阅卷工作中快速提高自己的阅卷效率,从而将焦点专注于辩护的核心要素,免遭不正确方法引起的阅卷之苦。
教学相长
说句实话,骨子里实在不想将这一套方法分享出去。因为,这个方法太好了,好到我舍不得分享了。
律师说到底,在相互之间还是存在着竞争关系,如果掌握了某种更为先进的方法进行阅卷,某种程度上就说明我拥有着某种优势,如此我就能在竞争中保持着较大的竞争能力。
但最近几年,此种想法已经慢慢被我摈弃了。原因,在于分享自己掌握的某种知识,对于分享者来说并非是一种赔本买卖,而是一种快速提升自己能力的最好方法。
这个月初,我受邀前往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为我师父的助理及山西二师兄的助理培训一些电脑软件的适用方法,就让我受益匪浅。稍微分析你就能明白,这是多么一本万利的“生意”。
你想,我在前往授课之前,是不是得认真准备授课的内容,那么在准备授课内容的过程中对我而言是不是又重新学习一次啊?
同样的道理,准备的过程中是一次学习的过程,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岂不是更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抛开其他的内容不管,就这一次授课的准备与一次授课的实践,我就已经对知识点重新学习了二次,这个对于授课的人来说,提高的速度得多块啊。
教中学、学中教是世界上最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之一。
极简原则
众所周知,对于刑事案件的阅卷事务,最让每一位辩护人头疼的是那些浩如烟海的案卷的卷宗。
一般情况下,刑事案件的卷宗少则三五本,多则几十本。
上次在北京与师父钱列阳聊天时,曾谈起他在办理刘翔的操纵证券案时,案件高达几百本之多。
据师父说,为了缕清案件的脉络,师父团队的几名律师,前前后后竟然耗费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几百本卷宗,不要说阅卷了,看着就觉得累。
可惜了,当时师父团队尚未知道我现在的这一套阅卷方法。要是知道了我这一套的阅卷方法,原来两个多月的阅卷时间,我能够将其压缩到十天左右,甚至更少,而且阅卷质量更高。
我现在正在操办的案子,虽然卷宗的数量没有几百本之多,但是也有34本。而我仅仅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将案件的整个脉络整理清晰。
现实中,大部分律师是如何进行阅卷的?
就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律师在阅卷的时候,一般会按照公诉方所提交材料的装订顺序一页页的翻看,在翻看的过程中或者用笔摘抄卷宗中的资料,或者使用电脑中的word软件记录其中的内容。
如果案件的卷宗只有几卷,类似上述方法没有多大问题,不会造成多大困扰。但卷宗要是达到几十本,甚至是类似我师父的上百本卷宗的时候,问题可能就来了。
问题在哪里?
所做的阅卷笔录会越来越厚,摘抄的材料也会越来越多,甚至到最后阅卷笔录本身都可能需要再次进行阅卷,这就是在卷中卷里面循环了。
如此做法不但浪费了律师宝贵的时间,对律师而言,如此的时间成本简直就是谋杀。
甚至很多律师会因为阅卷笔录的庞杂,扰乱了对案件的整体思路,费力不讨好就是描述这种类似的状况。
万事万物皆为一理,如果阅卷这件事本身与阅卷最初出发的目的相左,那就说明我们律师平时的阅卷方法可能出现巨大的问题了。
我们阅卷的目的是什么?是在将案件的内容整理清楚的基础上,为我们找到案卷中对当事人有利或者没利的材料,并在缕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制定后续办理案件的辩护思路。
但我们要整理出后续办理案件的辩护思路,并非仅仅简单的做做阅卷笔录看看而已就行,而是需要针对事实、证据、鉴定意见等等进行分门别类,并在分门别类基础上,找到对我们有利的证据和材料。
问题是,在浩如烟海的卷宗中,找到最核心的地方谈何容易?
因此,我们在阅卷之前,一定要掌握某种方法论才行。而要掌握某种方法论,一定要先制定一个基本的原则。
什么原则?我的观点是:极简原则。简单的说,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卷宗中最精华的东西。
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我的语言叫做:快、狠、准。这个原则就是我要在本文中所论述的主题。
必备工具
公众号前两天也曾描述过“必备工具”的相关内容,请原谅,通过最近一两天的阅卷,我对于必备的工具的描述,可能存在很多的漏洞,所以今天我想更正一下对必备工具进行重新定义。
必备工具(一)
1. 苹果电脑,一定要使用苹果电脑的原因是因为有些软件只有在苹果电脑上才能使用,这个与乔布斯的极简主义的设计原则有关;
2. 三款必备软件:幕布(为主)、marginote(为辅)、adobe acrobat(用于转化识别文字);
3. 说明:前两篇文没有提及幕布这款软件,但实际上幕布软件在整个阅卷过程中起到最核心的作用,没有之一。
必备工具(二)
1. 《尚权刑事辩护指引》,这本书的好处本文不进行详细的描述,有兴趣者可以参考我曾经撰写过的文章;
2. 《常见刑事案件辩护要点》第3版,这本书好处就是可以迅速找到案件的共性,快速知道某一类案件可能存在哪些辩护的要点;
3. 《刑法一本通》第12版,这本是可以免去网上寻找刑法条文之苦。
虽然网上寻找非常方便,但如果能够一网打尽现有生效的法律条文,我想非这本书莫属。其中最关键的作用是将这本书植入到marginote软件中,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4. 《刑事诉讼一本通》第13版,鉴于我们国家的刑诉法条文更改的蛮快的,建议尽量购买最新版的刑诉法书籍,特别以庭审为中心的相关司法改革以来,这类条文会越来越多;
5.《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丛书,总共有厚厚的七大本之多。
这一系列丛书最大的好处,通常用几个代表性的案件就能够解释我们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存在的疑问。
这一次我在阅卷过程中就使用了这本书,用两个指导案例,就基本撸清了我的基本辩护思路;
6. 其他:就是找到与所阅案件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个主要涉及到鉴定意见等相关问题。
阅卷思路
一般来说,刑事案件个案之间如论如何千差万别,但总是存在共性的。阅卷思路我认为基本上差异不大,差别主要在细节上面。
既然是我的公号地盘,我就介绍我的阅卷思路,虽然也是总结网上的一些方法,但总归是方法。
先看看我日常的阅卷思路
阅卷思路太重要了,如果说在阅卷过程中那一项工作能够切提纲挈领的作用,我想就是阅卷思路了,它是后续所有阅卷工作最核心的部分。
为了更清晰的表达阅卷思路的重要性,我将上述阅卷思路一项项的列举出来。
当然,还是那句话,每一宗案件都有每一宗案件的特性,阅卷思路一定要结合案件的情况进行制定。
我的阅卷思路(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1. 承办案件的时间路线图(随时添加),时间路线图主要是记录自己的办案事件,当每一次完成相关的承办事项,就记录在这一项之内;
2. 被告人的基本情况。作为一名刑辩律师,应该对自己的当事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 案号、管辖法院、承办法官及他们的联系方式,这一项也是蛮重要的。不但在审判阶段非常重要,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也是蛮重要的。
办理案件的刑辩律师常常要掌握案件的进展情况,如果不知道承办人员的联系方式,如果一下不小心错过了开庭的时间,那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在一般情况下,不要指望司法人员会主动告诉你案件的进展情况,也不要指望司法人员会给你微信信息沟通,基本上承办人员给的电话都是办公电话,而办公电话能不能接的通有的时候需要司法人员的心情来定。
4. 被指控罪名,这个不再进行解释了。
5. 被指控事实及认定的相关情节。这一项有两份法律文书非常重要,一份是《起诉意见书》,另一份是《起诉书》。
可以这样说,上述两份文件的每一字都是黄金般的珍贵,可谓是字字珠玑;
6. 公诉机关指控的理由,这一项的理由与上述的理由相同;
7. 公诉机关引用的法律,这一项也很关键,只有知道是用哪一款法律条文指控我们的当事人,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8. 被告人是否认罪及自我辩解理由,这一项的工作主要来源于对当事人的讯问笔录确定;
9. 对追诉时效的审查。应该说呢,在现实中这一项很少出现问题。我们国家的法律关于追诉时效的法律规定其实也简单的。
简单说吧,没有立案,那就按照法律规定的时效来;如果已经正式立案,除非死了,否则永远可以追究你的刑事责任;
10. 对管辖法院的审查,这一项在现实中也是很少发生,基本上都是一些“死磕派”在使用的方法。
前段时间杭州保姆纵火案的律师使用的就是这一套方法。至于后果我们也见到了,基本上无效;
11. 事件发生形成时间审查,这一项主要是针对被告人犯下某种罪的前后时间路线图,通过审核其中发生的时间,寻找出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12. 材料形成形成时间审查,这一项太重要了,它是审核办案机关的诉讼程序是否合法的问题,运气好的话,你还能从重审核处可能存在“刑讯逼供”的证据;
现在随着司法改革推进,我们国家对于办案程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了,对于办案机关违法程序规定的处罚也会越来越多。
在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之后,国家的整个监控措施越来越严密的情况下,律师在实体方面的辩护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沿用原来那套“重实体、轻程序”,已经没有必要了。换句话说,实体正义我们如果能够慢慢的大幅度实现,那就要开始追求程序正义了。
虽然很多律师不愿意相信在我们国家能够实现程序正义,但保持必要的信心还是必要的。要不然,法律这个行当怎么好玩呢?
13. 法规生效时间审查,这一项和追诉时效要求基本相同。但主要是应用在那些犯罪之前法律还没有规定,但犯罪又一直持续到法律法规出台之后。
这种情况下,作为律师就有必要审核是否存在适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的问题了;
14. 案发经过及抓获经过。在我看来这一项最关键的审核要点,在于能否发现存在自首的情节。当然,运气好的话,也能发现侦查机关违法办案的一些关键性证据。
15. 对控方证据的质证意见。这一项工作建立在认真阅卷并审核所有证据,在对证据作出判断基础上的工作。
刑事案件,某种意义上并非法官决定案件的最终走向,而是证据决定案件的最终走向。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16. 辩方证据及要证明的内容。一般情况下而言,刑事案件辩方极少提出自己的证据,辩方也很少主动去调取证据。其中缘由很多,主要缘由是刑法306条款的大棒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每一位刑辩律师头顶上盘旋。
17. 对被告人有利方面。不管是做无罪辩护还是做罪轻辩护或者免于刑事处罚,刑辩律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出对被告人(当事人)有利的证据,要不要刑辩律师干什么?
18. 法庭交叉询问提纲。这一项是为庭审中做准备的,某种意义上,这一项也是上述的第17项,两者意义相同。
在法庭上交叉询问环节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找出或者询问出对被告人(当事人)最有用的事实;
19. 对被告人不利方面及应对措施。这一项的核心关键词是“应对措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当我们发现在案卷材料中对当事人不利的证据,作为刑辩律师就要开始研究这个证据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并制定出应对措施。
不管证据的证明力强弱,作为刑辩律师一定要找出应对方法,即使最后找不出,也要想好庭审中如何回答,才能对当事人最有利;
20. 相关判例。这一项很重要,我在日常中主要使用《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这一套丛书,基本上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
虽然我们国家还没有正式承认是判例法国家,但仅仅是不愿承认而已。正如法律上并没有规定上级法院领导下级法院,但在我们集权制体制内,这种法律规定类似于无;
21. 辩论提纲,这是在庭审法庭辩论阶段准备的。
这一点我的做法是先撰写好基本的提纲,至于详细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在开庭之前就准备好,因为这不现实及无必要。
在经过多年的司法改革之后,我们的公诉人辩论水平越来越高,某种意义上高于大部分的律师。在这种情况下,法庭庭审中常常会出现辩护律师难以预料的情况。
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精心的准备,平时有事没事多多学些掌握一些知识,做好随时与公诉人在法庭上的准备,而非准备一些空想的资料;
22. 暂时没有了,后续想到我再继续补充。
阅卷的超级大法
这个时候我们要开始用使用上述那些软件了。
第一步、将申请回来的案件材料导入到电脑中。
如果司法机关没有提供光盘资料,而是自己一张张拍照回来的资料照片,这个时候怎么办?
别问我,这个问题我现在还没有解决办法,因为这个问题是在拍照时候应该处理的问题。
针对上述这个问题,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在司法机关申请阅卷的时候,与案件的承办人员协商,能否使用扫描仪器将案件资料扫描成PDF文件。
如果司法机关同意,此时只有一个问题,是否将扫描仪器携带到了阅卷现场。这里介绍一个超好用还能进行文字识别的扫描仪:富士通(青狮营官网强烈推荐的一款扫描仪器)。
如果还是不同意,建议使用印象笔记出品的“扫描宝”,在合适的条件下速度无比之快。
第二步、就是将所用案件PDF材料转换成能够文字识别的PDF。
如果要做到“快、准、狠”,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如果不能转换成可识别文字的PDF,那么你后续的工作量将增加无数倍。
如果你在申请阅卷的现场使用了富士通扫描仪器,这个基本上可以省略。因为富士通仪器本身就可以将文件转换成可以识别文字的PDF。
但有的时候也会出现点小状况,出现不能识别的情况。那天我在做类似的程序时发现就出现这种情况。不用紧张,还有其他的软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稍微费点神而已。
此时,上面介绍的软件中的adobe acrobat就要开始发挥作用了。这是一款神奇的软件,神奇到无论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这么说吧,它能够使你几乎所有的PDF材料都转化成可以识别文字的PDF。可识别,明白吗?
第三步、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要使用另一款神奇的软件了,它就是marginote软件。
这款软件到现在为止,只能在苹果电脑上使用,windows系统的电脑尚未出来。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必备工具中必须要有苹果电脑的原因了,就是因为这一款软件的不能在微软电脑中安装。
如果无法安装这一款软件,那么我今天所介绍的阅卷方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扯远了,在经过上述可以识别文字的转换步骤之后,将材料导入到marginote 软件之中。
第四步、也是最核心的一步,此时,请你打开电脑中的幕布软件。
这是一款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到现在为止我所用过最好的思维导图工具,没有之一。
如果你以前没有使用过幕布这一款软件,请你立即立即立即开始使用,然后将其它你认为好用的思维导图软件统统抛掉。
在幕布软件上,按照我上述的那些思维路线图,将所有在阅卷过程中需要了解情况在幕布上列举出来。
然后根据幕布上的那些思路,你再重新回到marginote软件上寻找思维路线图所需要的资料。
在marginote软件上,你只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将那些你所需要的资料裁切成一块块的知识点。
然后、然后、然后,使用marginote 上的一个功能,叫做:复制URL。我知道很多人没有用过这个功能,即使包括那些常常使用marginote软件的人,可能也不知道这个功能。
简单说,这个叫做复制超链接网址,就是在电脑上其他软件可以通过这个URL直接链接到所需的材料当中。
聪明的人,应该猜到这个强大的功能在什么地方。在复制完URL之后,在电脑中能够形成一个复制的链接。
然后、然后、然后,你再回到幕布软件上,将这个URL链接复制到你在幕布思维导图上。就像下图一样
很简单,对吧。但我想告诉你,这个就是我今天在阅卷过程中最重大的发现。这个方法让我的阅卷速度提升了无数倍,其价值比黄金还珍贵。
我再简单将其整个逻辑描述一下:我们在阅卷的时候,先将案件材料转换成可以被识别文字的PDF,然后用marginote软件裁成一块块可以直接链接的知识块,最后将链接地址复制到幕布软件中,这样我的整个阅卷工作都集中在幕布思维导图软件中。
也就是说,所有的案卷材料通过一个个链接的网址记录在幕布软件上,我们无需在幕布上重新记录资料的内容,我们仅通过网址链接就可以找到我们的资料。试想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节省多少阅卷的时间。
再往深一点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开庭的时候,用一幅幕布的思维导图,就可以在电脑上需要的资料直接呈现在电脑中,而此时公诉方可能在一页页的翻看纸质的案件材料。
此时,公诉人在开庭时的形象是这样的
此时,刑辩律师在开庭的形象是这样的
文章已于2018-07-26修改